一切安好2022 HD5.4分

一切安好2022

潘礼德
内详
动画,纪录片,奇幻
其它
2022
法语

超高清播放

全高清播放

猜你喜欢猜你喜欢

影片评论影片评论

单击刷新

用户评论

共“30”条评论
  • 字母君
    @字母君 1 有用

    近几年的潘礼德几乎是在以一种好莱坞拍续集的“复制+升级”思路拍片,如苦行僧般观看素材、制作木雕,无限的自我沉浸换来的只能是更多的麻木。当然,2020年代,电影本身就已经足够无力,尤其在当下正发生的、真实的战争面前,艺术确实什么也做不了,我们似乎也不能真的要求太多。

  • 战将波舰金
    @战将波舰金 0 有用

    潘礼德将柬埔寨历史中对于权力和自由的思考延展到更宽广的范畴,在他一贯着迷的历史剧场内不仅仅声讨排演者的“恶”,也声讨“观者”的恶,固执地试图使用同一套艺术家直觉认知来解释一切当下问题,靠某种疯狂来填补他很少更新的知识体系。

  • 星竹
    @星竹 0 有用

    摄影和音效还能看到点趣味 但始终觉得这样的电影是不是技术含量过低了?

  • Lies and lies
    @Lies and lies 2 有用

    影像由残缺变丰盛,声景也分毫必现。以前“作者”低头摆弄泥偶,仍有爱的目光。现在一头扎进缩微世界,抬头不见天。唯有以另一世界目光观看此世界的影像时,令人怅然。

  • Ducournau
    @Ducournau 1 有用

    时代的记忆已经远去,如何让当下的观众产生共鸣?只依靠声画和限制级镜头除了让人生理不适没有任何其他作用….很多政治正确的内容放在一起感觉很投机,这个电影放在美术馆里要合适很多

  • 小A
    @小A 0 有用

    Tu dis n'importe quoi... 这钱省下来支持一位有潜力的年轻导演不好吗?

  • 冰镇枕头
    @冰镇枕头 0 有用

    @ berlinale 野心大想制作成囊括人权环保革命等世界各种议题的epic film却变成epic failure

  • Orpheus+
    @Orpheus+ 0 有用

    5.5。基本是把拍攝多年的赤柬、黏土、分屏,融合了《動物農場》的架構和時下新興國際議題後,重新輸出了一遍,也間接導致了失焦和簡化。整體做成實體的裝置藝術展而非影像會有更好的效果,也更符合他對影像權力本質的思考。而直接否定表現手法的意見就過於狹隘和外賓了。

  • Heathcliff
    @Heathcliff 2 有用

    #72ndBerlinaleWeltbetrieb 槽吐过了冷静回头想想觉得还是牛逼的,睡着的20分钟主要是赶场太累+信息量过载大脑直接当机,此刻甚至想再回头看一遍。

  • 陈凭轩
    @陈凭轩 0 有用

    黔驢技窮又一例

  • 朝阳区妻夫木聪
    @朝阳区妻夫木聪 0 有用

    #Berlinale Competition#

  • Cardinal
    @Cardinal 0 有用

    【D】

  • Spy
    @Spy 0 有用

    装置不服务于电影,电影反而服务于装置了,难以共鸣。政治观点大输出。

  • Lacrème
    @Lacrème 1 有用

    #柏林电影节 口罩这个大可不必,毕竟我们都是戴着口罩才能入场😄正给着星呢,一转身主创团队居然在我身后

  • 基瑞尔
    @基瑞尔 0 有用

    动物崛起,人类崩溃倒计时;整体更接近一场让人感到疲累并且随时都想要离场的装置艺术展,而不是某种好像很有个性的宣言表达。一切安好,一切都很糟糕。

  • 胤祥
    @胤祥 3 有用

    #72nd Berlinale# EFM online-主竞赛-艺术贡献奖。潘礼德居然能又双叒叕照方抓药来一遍红色高棉+微缩景观+手办大会+影史经典选段+多屏装置散文电影也挺服的(加个口罩就当下了吗哈哈)……观感略好于《辐射》,还是有点小变化的,比如最近两三部里面的全球视点,这部里面(科幻式的)“动物农场”及电路板微缩景观的设计、艺术史(包含建筑史)的图像学分析,关注监控和数字集权,以及信息休克式的文本过载等等。这片子去个奇遇单元不香吗?虽然潘礼德也一定程度上能代表目前散文电影的世界级水平(尤其是工艺,这部声音做得很不错),不过总自我重复没完没了也挺招人烦……

  • blood orange
    @blood orange 2 有用

    #72ndBerlinale 3.5《残缺影像》+《辐射》+…「声音设计」不错//杰出艺术贡献奖

  • 酱爆桑桑子
    @酱爆桑桑子 0 有用

    【1】体感潘礼德老师与韦斯安德森都走火入魔化。画面剪切都不重要,玩的就是形式。一个搞装修设计,一个搞建造,两个人应该合作拍造房子电影。任何情况都能成立的电影,用雕塑指代人物,然后在六宫格切四宫格转三宫格中制造和陈述自己的政治,阶级,高见,韦斯安德森看完相见恨晚的程度。雕塑展览配旁白解说,不应该是在电影院放,应该去博物馆哒~~

  • 黎
    @黎 0 有用

    很难懂,但某些片段某次词语突然会仁慈地向你展现出它本意,然后为它动容、难过、心生悔意和叹万物虚无,乱七八糟的,仿佛在如海般垃圾堆里寻找金币,就像这历史。

  • Nanso4
    @Nanso4 0 有用

    不是动物世界 而是动物农场 布景让我感觉 感觉动物revolution是发生在八十年前 然后塞进去了一些'现代科技'元素 另外想表达的东西太满 不如做做减法 que独裁者que的非常符号化 没什么劲 三星 多一星给小泥人

  • Heihachi
    @Heihachi 1 有用

    #filmex 收手吧潘老师…

  • CosmoCandy
    @CosmoCandy 2 有用

    #Berlinale72# A highly provocative and aesthetically creative essay film that brings a perspective of anti-human centrism. 形式上非常非常「戈达尔」,泥塑人物很有创意,sound design与画面交织创造出令人压迫的观感。尤其是,动物与人类位置的互换并非原创,但本片让作为人类的观者在黑暗影院里直面人类之恶,并非简单同情被杀戮的动物,而能够在压迫而恐怖的氛围中进一步思考:人类在地球上的位置到底是什么?我们还有没有希望? 也诚如各位豆友所言,议题选择过于臃肿,但它们的确也是我们这个时代更加无法回避的问题。 “There are no modern times, believe me, only all forms of oppression.”

  • 蓝詹
    @蓝詹 2 有用

    同影厅有位大哥看得鼾声如雷。这下知道为啥人们不喜欢环保主义vegan了吧?

  • 电车
    @电车 0 有用

    历史已经终结

  • Forêt
    @Forêt 0 有用

    3.5

  • 刘浪
    @刘浪 0 有用

    2022-04-10 仍然乐见导演的这种尝试变化,依托于赤柬,又链接到当下,尽管是否能够严密契合需要打上一个问号,但至少是在一种封闭段落复写之后又另起了一行。甚至于导演的微缩模型在这一部里得到了一种解释,自然不是什么隐喻电影,一切都是显现的,只不过它通过与低科技:裸露在外的线圈与芯片,牢靠地接洽,从而实现了最低成本的现场复原。难得看到导演补全了两种方向的箭头,不止是暴威、力权的指向者,也是它的发出者,链条更加明晰了。Living in earth is an odyssey.

  • 双晚
    @双晚 4 有用

    C. 当一部电影一边高喊“电影只关乎权力”的口号,一边将自己解构到只剩一堆玩偶时,你确实也很难再用纯粹“电影”的角度去评价它。在这场大型的装置艺术里,所有议题(政治独裁、环境破坏、数字集权)都由旁白像划重点一样直给,再搭配档案影像的堆叠,完成一种所谓对“银幕霸权”的反制。但讽刺的是,这样粗暴的咆哮,难道不也正是另一种形式的propaganda吗?2022.2.13 Berlinale

  • Ristange
    @Ristange 8 有用

    @Berlinale 一部作品想承载的内容太多了 取材完全在迎合西方凝视 纸黏土的巧思也难以弥补主题和剧情的薄弱 瑜不掩瑕

  • 须弥墩子
    @须弥墩子 8 有用

    更适合送去柏林双年展:三面大白墙,二十四小时循环播放。让网红们拍拍照,让第三世界的艺术接着搞,还能让白大人们赎完罪回去继续安稳觉。Hmmm, très beau.

  • HarperDie
    @HarperDie 5 有用

    如此大费周章地使用泥塑、木雕进行制作,三联画也晋级为六宫格,可肌理依旧是独断的政见输出,选取的素材更是毫无新意,充满着偏激。看似是技巧的进步,实则是水准不断倒退。

返回顶部